









1F推jw111154: 當然有影響,我手邊的10g-m.2外接盒 01/18 20:57
2F→jw111154: 當初買來隨便拿一條手機在充電的線去跑 01/18 20:57
3F→jw111154: 測速只有幾十MB/S,後來拿原廠附的10g線 01/18 20:58
4F→jw111154: 測速就有1000MB/S了 01/18 20:58
這樣感覺親測好像比較快 但手邊沒M.2外接盒...
5F→mrme945: 你都查到了....為什麼不能接受自己的觀念是錯的? 01/18 20:58
我的觀念是線材會影響 查到的也是線材會影響
是客服跟我說usb3.0以上就沒有影響 我才上來問==
6F推siegfriedlin: 10 20 40gbps 每一種價位都不一樣 01/18 20:59
7F→tigertiger: 就是會不一樣才叫USB阿 01/18 21:00
8F→siegfriedlin: 一律推薦京東ULT-unite就對了 01/18 21:00
9F→tigertiger: USB就強在線爛 連接器爛也可以連 只會降速 01/18 21:00
10F→mrme945: 至於命名是USB-IF這個垃圾組織的問題,那堆命名裡面一堆 01/18 21:00
11F→mrme945: 問題,最後還是看傳輸速度為準 01/18 21:00
※ 編輯: Kashionz (114.45.25.180 臺灣), 01/18/2023 21:03:40
12F→mrme945: 看錯了 那就是客服的問題 01/18 21:04
只是這樣線材選擇又變少了
目前在考慮的是買條C to A的線,然後C那端再加上A to C轉接頭接到Hub
轉接頭和線都是支援USB 3.2 gen2的
但也不確定這樣能不能正常運作...
不然就是只能折衷降傳輸速率了
13F→fonzae: 當然有影響 01/18 21:11
※ 編輯: Kashionz (114.45.25.180 臺灣), 01/18/2023 21:11:24
15F→fonzae: 可以看我的測試 01/18 21:11
16F→fonzae: 其實淘寶的10Gbps的線材不貴,可以考慮 01/18 21:13
17F→fonzae: 不過因線長干擾,故大多只有1m 01/18 21:14
18F→fonzae: 要上次去就是有晶片的線材 01/18 21:14
19F推jason90814: 越高速的訊號越容易衰減,所以通常長的線沒辦法跑那 01/18 21:16
20F→jason90814: 麼快,除非中間有中繼站加強 01/18 21:16
21F推a58524andy: 就客服在雷 01/18 21:17
22F→jason90814: 命名的部分真的是USBIF在亂搞,新代都會把前代吃進去 01/18 21:18
24F推mrme945: 話說你也要確定主板的孔有支援10Gbps才有用 01/18 21:20
25F推E7lijah: 3.0以上的type A線,裡面都是4+5pin,品質好的5Gbps線也 01/18 21:27
26F→E7lijah: 可以跑10Gbps,客服可能是這個意思 01/18 21:27
27F→E7lijah: 有些手機type C充電線裡面的pin根本沒做滿(沒做3.0的pin) 01/18 21:30
28F→E7lijah: ,所以只會跑2.0的速度 01/18 21:30
29F→E7lijah: 然後3.2 gen2x2(也就是20Gbps)只有type C接口才支援,typ 01/18 21:32
30F→E7lijah: e A上限就是10Gbps 01/18 21:32
31F推NorAku: 因為你是Type A,所以某方面來說客服也沒說錯,上限就 01/18 22:11
32F→NorAku: 5~10Gbps,他應該是想表達Type A型的線寫Gen 1 Gen 2的 01/18 22:11
33F→NorAku: 差異不大,況且USB協會自己在那邊3.1 3.2搞混民眾... 01/18 22:11
34F推simonohmygod: 線跟hub都會影響速度 01/18 22:16
35F推kenny72014a: A to A的確實是3.0以上都一樣,TYPE-C就頭大了 01/18 22:31
36F推sdd5426: USB3以上線太長會衰弱 需要有retimer重構訊號完整性 轉接 01/18 22:34
37F→sdd5426: 太多次導致阻抗不連續也會造成訊號衰減 01/18 22:34
38F推mrme945: A to A沒有3.0以上都一樣吧,3.0以上還有分5Gbps跟10Gbps 01/18 22:52
39F→mrme945: 的 01/18 22:52
41F→obdv: google第一篇就是 01/18 23:43
42F→obdv: 然後他解釋是 晶片才有差 線材合規就不影響 01/18 23:46
43F推s899456: 敢標GEN2就不會太便宜,但是傳起來很爽 01/19 01:36
44F推birdy590: 很多舊線根本沒有測到 10Gbps,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01/19 01:47
45F→birdy590: 所以這廠商其實做了奇怪的選擇, 10Gbps 主流是 USB-C 01/19 01:48
46F→birdy590: 主機端做的 10Gbps 接口也是 USB-C 比較多吧 01/19 01:53
47F→birdy590: 廠商設定的使用場景應該是搭 A-C 的 10G 線 這個容易找 01/19 01:56
48F推xiaotee: USB3.0 = USB3.1 Gen1 = USB 3.2 Gen1 = USB 5Gbps 01/19 07:05
49F→xiaotee: USB3.1 Gen2 = USB3.2 Gen2 = USB 10Gbps 01/19 07:06
50F→xiaotee: USB3.2 Gen2×2 =USB 20Gbps 01/19 07:07
51F推coffeeortea2: 然後現在又多一個最新的 USB4,每次買線材都很頭痛 01/19 09:14
52F→coffeeortea2: … 01/19 09:14
53F推f051372: 你是時常大檔傳輸用戶嗎?? 不然一般用戶不太需要注意這個 01/19 10:20
54F→f051372: 吧 去趟廁所回來就傳好了 01/19 10:20
55F推kckai: 線材只影響訊號衰減. 如果都是有認到device, 影響速度的因 01/19 11:47
56F→kckai: 素幾乎沒有. 頂多就是傳輸的錯誤位元變多要求重傳資料. 一 01/19 11:47
57F→kckai: 般USB3 10Gbps能夠承受1米左右的線長. 01/19 11:47
58F推horb: 影響很大 01/19 12:09
59F→wolflsi: 線材抗干擾與壓降程度都會影響傳輸甚至運作 01/19 12:22
60F推smallsir2000: 兩個字,會 01/19 12:23

62F→siegfriedlin: 推京東ULT-unite標示得很清楚又不貴 01/19 13:05
63F→siegfriedlin: 你隨便買當然是不行 01/19 13:05
64F推Baternest: NVMe M.2 SSD外接盒 換成小米的傳輸線 速度掉超多的... 01/19 14:43
65F推Argent: 你跟我一樣,我之前也是淘了一個10Gbps hub,但線材是3.0 01/19 17:02
66F→Argent: 整個無言。不過我電腦還在6700世代無法測,也沒有SSD外接 01/19 17:05
67F→Argent: 盒 01/19 17:07